庫存狀況
「香港二樓書店」讓您 愛上二樓●愛上書
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
「香港二樓書店」邁向第一華人書店
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
香港二樓書店 > 今日好書推介
   
比利戰爭【完整新譯本】
  • 定價117.00元
  • 8 折優惠:HK$93.6
  • 放入購物車
二樓書籍分類
 
喝一碗茶:茶人、茶碗、陶瓷燒製,北大路魯山人說日用器皿的誕生

喝一碗茶:茶人、茶碗、陶瓷燒製,北大路魯山人說日用器皿的誕生

沒有庫存
訂購需時10-14天
9786267096161
北大路魯山人
侯詠馨
四塊玉文創
2022年8月26日
117.00  元
HK$ 99.45  






ISBN:9786267096161
  • 叢書系列:小感日常
  • 規格:平裝 / 240頁 / 14.8 x 21 x 1.75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  • 出版地:台灣
    小感日常


  • 文學小說 > 翻譯文學 > 日本文學











    茶道具做為日常生活器皿開始的「燒物」,

    如何走向備受推崇的炙手逸品?

    備前燒、瀨戶燒、信樂燒、九谷燒、

    織部燒、伊萬里燒、有田燒……

    透過茶碗、茶陶一探和風美學的極致魅力!

    就算不是嗜茶之人,也值得跟著魯山人一起品味。



      伴隨著茶道文化的發展,茶道具從日常和興趣的用途提升到了美術品的境界,歷代出現了不少優秀的職工巧匠,以及偉大的陶藝家,長次郎、光悅、仁清、乾山等,都是其中的天才。他們的作品難得一見,對日本的美術的影響卻很深遠。魯山人認為:日本陶瓷器美的本質與「茶湯」具備的美相通,是簡樸之美、無技巧之美、沉潛之美,屬於東方美感世界之物,將廣義的佛教文化其中一面化為實體。



      作者多才多藝,廣泛研究陶瓷器的歷史與相關知識,也是位知名的美食家,為了求得能與料理匹配的餐具,甚至自己設立了窯藝研究所「星岡窯」,著手創作陶瓷器,對於器皿可謂相當執著。



      本書首章一開始透過魯山人的見識,介紹茶道的極致之美,認為理想的修習並非一蹴可及,對於某些茶人、愛好家徒有名貴罕見的茶器蒐藏,審美觀念卻是不切實際又浮誇不以為然,相反的,他更加重視發掘自生活中、能夠觸動心靈的自然之美。



      第二、三章則是魯山人一一梳理了日本各地知名陶瓷的簡史和親自走訪、考古的現場故事,勾勒出茶道具誕生、傳承,以及伴隨茶道演變而提升藝術價值的歷程等。每一篇都是非常難得且精采的跨時空分享,拉近讀者和茶文化、茶陶工藝的距離。



      附錄兩篇文章,一是有「茶博士」之稱的伊藤左千夫的〈茶湯手帳〉他認為茶湯成立於綜合的趣味;一是厭世文學家太宰治以一場茶會的「交流」為背景所寫的〈不審庵〉,內容詼諧幽默。這兩部作品從不同角度向讀者展示了如何享受平常生活中的茶道。



    強力推薦



      ●導讀推薦 (順序按姓氏筆畫排列)

      王文萱/作家、京都大學博士



      ●好評推薦 (順序按姓氏筆畫排列)

      林承緯_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、民俗學博士

      胡川安_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

      祝曉梅(茶名宗梅)_日本裏千家茶道準教授、北投文物館日本茶道顧問

    ?


     





    •導讀:魯山人談理想的茶道和茶道具

    (王文萱/作家、京都大學博士)

    ?

    第一章? 魯山人論茶人

    1 茶美生活

    2論現代茶人?



    第二章? 魯山人談陶瓷器

    3日本的陶瓷器

    4織部陶器

    5挖掘瀨戶、美濃瀨戶之雜感

    6志野燒的價值?

    7關於瀨戶黑

    8備前燒?

    9古唐津?

    10觀古九谷?

    11觀「明代古青花瓷」??

    12古青花瓷的彩繪及圖案

    13古陶瓷的價值

    14關於陶器鑑賞?



    第三章? 魯山人說陶瓷名家

    15從我的製陶體驗看先人

    16乾山的陶器

    17關於我的陶器製作



    附錄

    茶湯手帳╱伊藤左千夫?

    不審庵╱太宰治

    作者簡介? 北大路魯山人

    ?

    ?





    導讀 ?



    魯山人談理想的茶道和茶道具

    ╱王文萱(作家、京都大學博士)




      桀驁不馴、出言不遜的藝術家北大路魯山人,正因為擁有深厚的藝術底蘊與知識涵養,以及對事物的獨到見解,才總是能夠在咄咄逼人的字句之下,針針見血。



      北大路魯山人(一八八三-一九五九)擁有篆刻家、畫家、陶藝家、書道家、料理美食家各種身分,是多方位的藝術家兼思想家。透過魯山人的文章來窺見茶道這門綜合藝術,除了他對於茶道現狀尖銳的批評總讓人開眼界以外,還能讓人實在地理解各種茶道具的歷史及審美觀念。本書收錄文章分三部分,首先是魯山人對茶道現下的陋習、以及現代茶人的批評,第二部份是他論各式陶瓷器的文章,第三部分是魯山人論陶瓷器名家,及自己製作陶器的心得。附錄則是伊藤左千夫及太宰治兩位文學家書寫茶道的散文,正好與魯山人的論述做了呼應。



      魯山人心中理想的茶道,是什麼樣貌呢?魯山人曾表示,人生不可沒有美之趣味,而能夠一次學習各種美之趣味的,就是「茶道」這間學校了。正如他在〈茶美生活〉這篇文章中表示的,魯山人認為茶道是幾百年前,智慧與品格情操高尚的人們經苦心及愛情才創造出來的,修習茶道最必要的便是「審美感覺」,並且要理解各種與茶有關事物的歷史脈絡,才能有所領悟。但現下卻少有這樣見識的人了,現今的茶道平凡,只是束縛人們的自由。他更強調身為茶人,必須要寫得一手好字,因為若真正有所領悟、境界之高的茶人,是能夠脫離俗書,展現出風格的。〈批評現代茶人〉一文則來自於魯山人對茶人松永耳庵文章的反論。魯山人認為當世的茶人們許多只重表面,沒有自省能力,無法理解真正的藝術。並且時常將茶道重點擺在收集名貴道具之上,忽略真正本質。魯山人的批評毫不諱言,不過也旁徵博引地解釋了現代社會藝術衰退的原因,讓人不得不臣服。



      魯山人十分重視器皿之美,並且熟知陶瓷器的歷史與相關知識,他甚至於一九二七年設立了窯藝研究所「星岡窯」,著手創作陶瓷器。一九五五年,他被指定為織部燒的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,也就是所謂的「人間國寶」,但他卻拒絕了。茶道當中重要的一環「茶道具」,使用的多為陶瓷器,魯山人在陶瓷器方面的見識深又廣,他書寫陶瓷器的文章,值得給茶道有志者參考。



      〈日本的陶瓷器〉一文,是他透過NHK以英文向全世界播放的講稿。魯山人簡明扼要地講述了日本的陶瓷器歷史,講述陶瓷器伴隨著茶道發展之下,如何從興趣用途提升到了美術品的境界,進而在日本人的生活當中佔有重要地位。〈織部陶器〉、〈挖掘瀨戶、美濃瀨戶之雜感〉、〈志野燒的價值〉、〈瀨戶〉、〈關於瀨戶黑〉、〈備前燒〉、〈古唐津〉、〈觀古九谷〉這幾篇是魯山人針對這幾類日本陶瓷器的特徵及歷史介紹。特別是〈挖掘瀨戶、美濃瀨戶之雜感〉當中講述了魯山人偶然發現了志野燒的窯跡,實際造訪美濃一地,考據當地燒窯狀況,才明白當地的窯並非只產志野燒,人們平時稱為黃瀨戶、黑瀨戶的也是同個窯所產,而並非從前所想的是產於瀨戶,是篇精采的考據文章。〈觀「明代古青花瓷」〉、〈古青花瓷的彩繪及圖案〉兩篇,論的則是中國傳入日本的明代古青花瓷,在日本通常稱之為「古染付」,日本雖然也模仿染付,但程度不及中國明朝的染付來得好。總的來說,魯山人的陶瓷器介紹,並非一般通論,而是他田野調查的經驗及考據研究結果,並且以他的主觀、以及對美的敏感度,用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形容及譬喻來做描述,因此論的是陶瓷,讀來卻與一般論陶瓷的文章頗為不同,十分精采。



      〈古陶瓷的價值〉一文點出了古陶瓷茶碗、甚至是其他美術品之所以昂貴的原因,也就是他用簡明易懂的方式解說所謂「藝術價值」的組成結構。價格高的古陶瓷器,並非來自於原料本身的價值,而是在於其藝術價值,本身就是美術品。魯山人解說純正美術與工藝美術的不同,並舉各領域美術品的例子,來說明美術之所以價格升高的原因。而在〈關於陶器鑑賞〉當中,魯山人談要如何和沒有基礎知識的人介紹陶器鑑賞的方法。首先以製作年代來看,然後分成藝術品及實用品來看。接下來要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,他也在此講述培養審美能力的方式。最後魯山人講自己開始做陶器的動機,以及學習經過。



      第三部分的〈從我的製陶體驗看先人〉,魯山人首先介紹歷史上有名的陶瓷作家,並且表示觀察前人作品對自己製陶上很有幫助。還講述大部分人們無法真正理解先人作品的優美之處,只憑作家名聲來斷定。接著介紹長次郎這位作家的茶碗。長次郎是安土桃山時代的代表陶工,也是所謂「樂燒」的創始者。他在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的指導之下,製作出「赤茶碗」、「黑茶碗」,這是反映出利休茶道觀及審美觀的經典之作。接著提到歷史上的許多名作家:二代目常慶、光悅、野野村仁清、乾山、奧田穎川等人的作品,以及這些作家的茶碗運用在茶道當中的藝術價值。



      〈乾山的陶器〉介紹的是江戶時代藝術家尾形乾山的陶器作品。乾山精通繪畫,其實更擅於書法,而他的長兄尾形光琳(一六五八-一七一六),是在現代也名聞國際的造形藝術流派「琳派」其中一位畫家。其實乾山的名聲遠不如光琳,但魯山人認為光琳作品有匠氣,乾山雖然沒有大器也尚未成熟,卻有一股人情味。魯山人還認為乾山並非陶人,因為他大部分是命令職人們製作陶器,其後才在上面作畫。若除去乾山的繪畫,陶器本身沒有魅力,但加上他的畫便成了很棒的作品。總而言之,乾山並非為了成為名家而創作,單純只是游於藝,因此不會流於俗套。



      第三部分最後一篇〈關於我的陶器製作〉,是魯山人與某位尊貴人士的問答紀錄。他表示關於陶器研究,最困難的是泥土的創作企圖。在泥土作業的階段,必須具備根本的藝術要素,才能在上了釉藥之後使其成為有價值的作品。而他的學習方式,就是大量蒐集、並認識自古流傳至今的知名陶器。此外,藝術並非智慧的問題,是否擁有真心及熱情才是重點,必須將心靈擺在第一位。因此他在製作陶器時,重視創作企圖,將心靈灌注到作品當中,圖案及色彩都只是輔助而已。魯山人最後表示這段問答讓他感到至高無上的光榮。

    ?

      透過魯山人來理解茶道的重要元素、審美觀念、以及陶瓷器的基本概念之後,緊接著閱讀附錄的兩篇文章,相信會更有共鳴。小說家伊藤左千夫深諳茶道,歌人正岡子規甚至稱他為「茶博士」。他的〈茶湯手帳〉一文當中,講述了他的茶道觀。他認為現今真正享受茶道的人其實不多,但茶道卻是最接近生活的全方位精神修養,就這點來說,伊藤左千夫的想法,與魯山人不謀而合。但左千夫認為今日上流社會的人們缺乏品味,只懂膚淺花錢的娛樂,因此他提倡人們若能擁有茶道、或是其他經歷修養才能體會的藝術來做為興趣,人們便不會墮落。而茶道具有良善美好的歷史,又能直接應用在家庭之中影響生活,以人們最普遍的進食行為為基礎,容易與社會調合,最適合拿來當成生活中的樂趣。



      太宰治的〈不審庵〉,是一則短篇故事。「不審庵」其實是茶道表千家的代表茶室,但這篇故事其實是喜劇。故事中的主角首先收到了老師寄來的信件,邀請主角參加茶會。主角謹慎地找書研讀了參加茶會的規矩,沒想到當天老師行徑舉止怪異,原來是老師不得刷茶的要領,所以弄得場面狼狽。老師最後領悟:千利休的茶道奧義,就是什麼都不需要,口渴時到廚房舀水牛飲便是了。故事中詳細描述了茶會的流程及規矩,但最後卻以鬧劇收場。其實這篇文章是基於太宰治的經驗所寫成的。他與妻子美知子、妻子的妹妹,一同參加岳母舉辦的茶會,岳母始終認真款待,但客人們卻不正經地笑鬧。附帶一提故事中的「黃村老師」是太宰治系列作品的主角,三篇分別是〈黃村先生言行錄〉、〈花吹雪〉、〈不審庵〉。



      從魯山人對茶道的尖銳批評及淵博知識,到左千夫用茶道來美化生活,以及太宰治用茶道來書寫的幽默故事,茶道的面相其實還有更廣更多。至於如何將這些內化成自己的茶之道,來「喝一碗茶」呢?看來是茶人們窮究一生的課題了。




    其 他 著 作
    1. 品嘗.烹煮.盛裝:日本飲食文化奠基人上至節氣、下至地理的美味追尋
    2. 日本文豪的餐桌時光:談料理、品清酒、喝咖啡,一場跨時空的文豪饗宴(套書)
    3. 和日本文豪一起做料理:佐料提味、傳統割烹、熬湯燉物……一起沉浸在美好的時鮮滋味
    4. 和日本文豪一起吃飯:京豆腐、握壽司、昭和啤酒,還有紅豆湯……
    5. 料理王國